
這次的關西賞楓自由行總共七天六夜,活動範圍大致上以京都、大阪、神戶與姬路為主,六個晚上都住在大阪東橫INN淀屋橋站南,行程都是朋友安排的,我完全沒做功課(逃),只負責玩跟拍照就好,美食對我來說也沒什麼誘惑,所以本篇的重點只有照片。
出發前很仔細地思考到底要帶什麼器材,怕帶太多太重會影響玩樂的心情,但口嫌體正直,我還是帶了Nikon D810和Nikon D500雙機,皆加上電池手把。
D810視場合搭配Nikkor 20mm f/1.8G、Nikkor 24-70mm f/2.8E VR和Nikkor 16mm f/2.8D Fisheye,D500則是Nikkor 70-200mm f/4G VR一鏡到底,整理完還特地量了一下背包有多重,近八公斤的重量我也只能默默地留下二行淚。
但現在回頭檢視一下使用率,雙機流還有一定的實用性在,二台相機最後選出來的照片數量差不多,廣角望遠不用一直換鏡很方便,至於鏡頭的部分我會捨掉Nikkor 16mm f/2.8D Fisheye,換成Nikkor 35mm f/1.8G來應付室內或夜間的場景。
南海電鐵臨空城站,關西國際機場轉南海電鐵往難波的下一站就是臨空城,這裡有一個Outlet,要來逛的話大部份都會排在第一天或最後一天,個人覺得排第一天比較好啦,如果排最後一天,東西買一買還要開行李箱就是個麻煩,看看那精美又便宜的le creuset,又大又重,手提或臨時塞行李箱都很麻煩。

臨空城摩天輪,下電車後往摩天輪的方向走,過了摩天輪再過去一點就會看到臨空城Outlet。

長榮BR182早上七點從小港機場起飛,約中午到日本,下午逛完Outlet後到難波,Check in已經是傍晚六點左右的事了,吃完飯後想去心齋橋看看,但那時已經晚上八點半左右,店差不多都打烊了,第一天結束。
第二天坐京阪電車從淀屋橋站坐到出町柳站,轉叡山電鐵到八瀨比叡山口,再走一小段路到瑠璃光院,那天我們十點前就到了,大約排了一個小時左右就進去了,如果再晚一點來,大概排三個小時都還進不去。


瑠璃光寺的二樓有一張大桌子,桌上鋪了一片透明桌墊,相機擺在桌墊上可以拍到朦朧的倒影,不過我等了五分鐘還是等不到桌角的位置,不然這一張在構圖上可以再漂亮一些。

只等到桌邊,也可以啦。





坐叡山電鐵回一乘寺站,午飯後的行程是前往圓光寺,到圓光寺之前先繞去京都有名的蛋糕專門店「パティスリー タンドレス」,但開店還不到二個小時就賣光了,沒預約沒得吃。




再搭叡山電鐵往貴船口,目標是貴船神社,在市原站與二ノ瀬站之間有一小段的楓葉隧道,電車經過楓葉隧道會放慢速度,晚上還會點燈,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坐到賞楓專車。

到貴船口站後轉一小段巴士,沿著府道361號線往上走可以到貴船神社。

府道361號線旁有一條小溪,晚上會點燈,路邊有樓梯可以下到溪邊,沒帶腳架只能手持開高ISO與防手震硬上,當然,離要拍出涓涓細流的感覺還差很遠。

第二天就被操爆,洗完澡後開始貼撒隆巴斯。

第三天早上的計畫是要到嵐山,坐京阪電鐵轉了幾次車就到嵐山了,中間怎麼轉的我也回想不起來。


嵐山渡月橋旁

隔著渡月橋,對面山上已經是色彩繽紛了,可惜光線不對反差太大,如果下午來可能會好一點。


穿過一片竹林後不久會到常寂光寺,嵐山這裡的楓葉黃綠紅都有,不是只有單調的紅葉而已。





小倉山二尊院

竹林旁偶然發現的芒草

第三天是11/23,日本的勞動節,朋友說這天一定要遠離京都,所以我們來到姬路,這二位真配合我,說奔跑就奔跑。


車站往北走約一公里到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姬路城


從城內看姬路市景,在市區裡面就可以看到很漂亮的楓樹。


出國還是一樣要當打鳥人,但這次獵到的台灣少見的烏鴉。

姬路城的標誌,虎頭魚身。身上二台相機,用廣角拍一定會拍到鐵絲網,用望遠的話虎頭魚身又會爆框且帶不太到市景,所以買一台Sony RX1當隨身機也是很合理的(喂)。

姬路城前的主要幹道,道路二邊都是銀杏樹,道路終點就是姬路車站。

要離開了才放晴,結果後面幾天也都這樣,早上陰陰的,接近中午才轉晴。




逛完姬路城後坐電車到三宮站,準備搭公車上摩耶山,搭公車前先繞去星巴克概念館之一的北野星巴克。

摩耶山纜車上

摩耶山掬星台上可以看到神戶市區,屬於日本三大夜景之一,但還是沒腳架,又很冷,印象中當時大約四度左右,相機都拿不穩,打個幾張就閃人了。

是說也還好沒帶腳架,因為山上風很大,掬星台又是木造地板,在遊客一多的情況下,腳架的效果可能不會好到哪裡去。

大阪御堂筋,下塌的飯店附近,第三天在這裡結束。

第四天,伏見稻荷,到了傳說中的千鳥居才發現原來要拍的好沒這麼簡單,原因是當天上午天氣也是陰陰的,鳥居裡的光線不夠,鳥居上也沒有光澤,拍下來會感覺「平平的」,如果出個太陽再利用鳥居擋出個太陽芒,應該是個不錯的拍法。

京阪電車伏見稻荷站旁

京都四条通,這天午餐吃天周。

清水寺,來京都怎麼能不來清水寺,但這條人滿為患的看台聽說明年春天要開始整修三年。

開始整修後清水寺帶京都市的景可能就不太容易拍了

京都市區,剛好遇到耶穌光。



又是要離開前才放晴

京都四条通,八坂神社前。

第五天,京都出町柳站,準備在京都騎腳踏車,身上背著二台數位單眼騎腳踏車難度真的很高。

騎到金閣寺,光線又是奇差無比,勉強放個二張證明我來過。


在金閣寺的池塘旁邊看到一鳥飛過,原以為是鶴科鳥類,追了過去看發現是隻蒼鷺。

京都有名的麵包店Le Petit Mec,老婆進去踢館(誤)。在外面等的時候發現陽光就只照在麵包店上,所以我跑到對面拍照,運氣不錯等沒多久就有路人、腳踏車、和服與陽光的組合。

中午吃鳥岩樓親子丼飯,丼飯不是重點,重點是很難找到一杯熱茶冒煙冒的這麼有禪意。

晚上回心齋橋逛街,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,這裡人真的多到誇張,之前看到朋友架腳架在這裡用數位單眼自拍,很難想像怎麼辦到的。



第七天,長榮從關西機場飛回小港的BR181班機是中午起飛,早上整理一會就直接去機場了,也沒什麼行程,滿可惜的。回鬼島的飛機上看到小港上空是熟悉的PM2.5,一下飛機就開始過敏,突然發現七天就這樣過去了,鬼島我又回來了。
張貼留言